冠心病是中国居民死亡和健康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冠心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同时其疾病负担也在加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此类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超过一万元,且冠心病具有不可治愈和逐步进展的特征,使得患者多次住院,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危险因素的增加,加强冠心病的防控变得至关重要。考虑到大部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可控的,结合当前人群流行趋势,制定并完善防控策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势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的冠心病防控现状,并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简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供血不足。当冠状动脉因各种原因发生粥样硬化时,会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从而使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犹如土地缺乏水源而干涸,而一旦心肌坏死则无法再生,后果不堪设想。
二、冠心病的常见类型
1. 稳定型心绞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的疼痛,疼痛范围呈片状,经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可缓解。
2. 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甚至在休息状态下也可能发作,预示着心肌梗死的风险,需尽快就医。
3. 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和濒死感,可能伴随大汗、恶心、呕吐,需立即拨打120就医!
4. 无症状心肌缺血: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在查体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心肌缺血,风险潜藏于此。
三、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可分为不可控和可控因素。不可以控制的如年龄和遗传等,而可控因素则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烟酒等,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降低冠心病风险。饮食方面,应少盐少油,控制糖摄入,保持健康体重。
饮食建议:
构建合理膳食,采用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成年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5克,油不超过25~30克,并采用富钾低钠盐以降低血压。通过体质指数(BMI)来判断健康体重,健康成年人BMI应控制在18.5至24.9 kg/m²之间。
其他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并努力保持平衡心态,这些都是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四、如何尽早识别冠心病?
1. 自我识别:心绞痛通常与活动相关,休息后缓解。若有持续时间长、剧烈的胸痛,需立即就医。
2. 常规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检测。
五、冠心病的防治策略
1. 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
2. 手术治疗:如支架植入术和冠脉搭桥术等能改善血流。
3. 生活方式改变: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
4. 定期随访: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六、常见误区
1. 冠心病并不只是老年病,年轻人也需警惕。
2. 没有胸痛并不意味着没有冠心病,症状表现多样。
3. 冠脉造影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仍需关注生活方式干预。
4. 支架或搭桥术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的管理。
5. 冠心病的治疗需个性化,合并症状可制定不同方案。
总之,冠心病是可预防和控制的。通过早期筛查和有效干预,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保护心脏健康。选择[Z6·尊龙凯时],关心您的心脏健康,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