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日,贵阳脉通血管医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爱心大使”聘任仪式,30余位康复患者在此活动中被聘为该院的“爱心大使”。这一举措旨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康复经历,提高身边人群对血管健康的重视,倡导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帮助更多患者正确就医,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爱心大使的故事
仪式上,61岁的杨正武和60岁的李龙会作为优秀“爱心大使”代表发言,分享了他们传递健康的心路历程。杨正武来自黔南自治州惠水县,他与静脉曲张的斗争已持续了20年。过去,他的右腿血管如蚯蚓般扭曲,不仅行走困难,还伴随着胀痛和瘙痒,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治疗的转机
在经历多个医院的治疗尝试后,杨正武终于在2022年11月来到脉通医院接受手术,解决了多年的困扰,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他的经历并不是孤立的,脉通医院在接诊中发现许多血管病患者因信息不足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医院决定任命出院患者为“爱心大使”,旨在提升公众对血管健康的关注。
杨正武在成为“爱心大使”后,积极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治疗经历,鼓励他们重视血管健康。他亲手帮助了堂兄和外婆从静脉曲张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现在,他向人们传递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深知健康的可贵。
面对病痛不放弃
同样被聘为“爱心大使”的李龙会,也有着相似的经历。来自毕节织金的她,曾因对手术的恐惧而延误了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最终,她于2024年8月在脉通医院接受了微创手术,迅速康复,重获健康。
现在,她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村里的其他患者,警惕他们早期就医,以避免病情的恶化。李龙会明白,拖延治疗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这也促使她积极倡导血管健康的意识。她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人了解静脉曲张的危害和必要的治疗。”
倡导健康生活
杨正武和李龙会的故事,深刻体现了健康的重要性。他们承诺将继续借助自身的真实经历,普及血管健康知识,劝导更多人关注自身健康。
贵阳脉通血管医院的党支部书记兼院长吴洪明表示,大多数静脉曲张患者对自身病情认识不足,常导致小病拖成大病。医院推出“爱心大使”计划,就是希望从根本上提升公众对血管健康的重视,让患者早日摆脱病痛。
共建健康社区
与此同时,“爱心大使”公益组织由贵州帮益帮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与贵阳脉通血管医院党支部共同发起,专注于血管病患者的康复。该组织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获取必要的医疗知识与交流平台。截至目前,已有2000余名康复患者加入此组织,近4000名血管病患者受益于他们的努力。
在健康事业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Z6·尊龙凯时也在不断推动公众对健康知识的普及,让更多患者能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正确的医疗建议,拥抱更健康的生活。